首页 常识

婆罗门教简介(世界古代史之婆罗门教)

2024-12-01 10:30:01

婆罗门教是古代印度宗教之一,相传约形成于公元前7世纪,以《吠陀》最原始的经典。

该教信仰多神,奉梵天、毗湿奴、湿婆为三大主神,分别代表宇宙的“创造”、“守护”和“毁灭”。

梵天

它认为梵天是世界最高主宰,而世间的一切现象都是虚幻的。主张善恶有因果,人生有轮回之说。认为人死后灵魂可以在另一个躯壳中复活,而转世的形态则取决于每个人在现世的表现。

凡按照婆罗门教的“法”,即行为规范行事,来时即可得善报,可以转世为神。

行为稍逊者,可以转世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等。

毗湿奴

凡违反教法规定者,来时即得恶报,必定转世为“贱民”、畜生,以至下地狱。

该教的最高理想境界是达到“梵我一致”,此境界可使人获得解脱。

它还竭力维护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宣扬婆罗门神性是梵天用口创造出来的,而刹帝利、吠舍、首陀罗是梵天用手、腿、脚分别生出来的。

湿婆

通过四个种性出生的不同部位,说明其地位的差异,借以巩固各种性之间的不平等地位,并为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公元前6至5世纪,因佛教和耆那教的广泛传播,婆罗门教渐趋衰落。

4世纪前后,它吸收佛教、耆那教的某些教义,以及印度各地民间信仰,有了一定发展。

8至9世纪间,经过商羯罗改革,逐渐形成现代印度教的雏形,又称新婆罗门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