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蓦然是什么意思(命题作文“蓦然”:如何审题和选材)

2024-08-10 09:30:01

这次考稳派的卷子,作文题目是“蓦然”,这大大出乎意料。我监考时看学生为难和随意乱写的样子就想,如果我写,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我首先想的是解题。“蓦然”是一个副词,比较生疏,学生在考场上又不可能翻看词典,必须猜。那么,如何猜呢?我当时就是从已知到未知的。立马想起辛弃疾词中的一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蓦然回首”是突然回头的意思,由此推断,“蓦然”该是“突然”的意思;联系“回首”,会发现,“蓦然”有“一下子”“一时间”突然清醒、明白的意思。清醒、明白什么呢?要么是认识,要么是情感。至此,解题基本完成,于是在卷子题目“蓦然”旁写下:“突然、一瞬间、一下子”以及“写情感或写认识的转变”。

接着想的是写什么,也就是选材的问题。学生作文常常空泛不知所写,或者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总只会写一些老生常谈的内容,既无新意,也无价值,何况,这题目还如此怪异呢。估计选材好的不会多。于是我就开始根据自己审出的题意来选择材料。

最先跳入我脑海的,是“蓦然回首,我已经48岁了,年近半百”这个念头。它说明什么?说明写一篇作文,就要首先从自己想起,考虑外在的一切与自己有何关系,这样或许才写得实在,写感受才具体,写认识才深刻。但这作文是给学生写的,不是我写,我得揣摩学生的想法。于是由我的48岁,换成学生的十六七岁,由“蓦然回首”,换成“蓦然惊觉”,以符合学生的实际。于是上句话变成了这一句:“蓦然惊觉,我已经17岁,站在了成人的门口。”然后自然想起学生已经是高二快结束还有10来天就是高三了,而前两天他们才给高三让出教室,给他们做高考全真模拟专用考场,于是又有了一句:“蓦然惊觉,已是高二快结束,我们站在了高三的门口。”

两段可以并列了,但还不够。最好再并列一段,并列什么呢?前面想到的是人,那么,能不能说说自然呢?于是想到,现在是农历闰四月,不知不觉中,春天已过,夏日到来,时间匆匆啊。于是在前两句之前,得加一句:“蓦然惊觉,已是春已过,夏已至,花销香残,夏日浓荫,时间过得真快啊。”为何这句话虽然后想起,却得放到前面呢?因为写作上由物及人,顺序安排更合理。

并列三段还不够,还得归纳意义,这样才能使文章有点深度。三个内容都是时光易逝,要“蓦然”觉悟或感受的究竟是什么呢?

我写的结论是:就在这一瞬之间,我蓦然明白了自己应该肩负责任,为未来打算。我希望经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在明年的高考后,蓦然回首,成功在“灯火阑珊处”向我点头微笑。

上面是我想得比较细致的一个方面,想完后我发现,我只是说的人,是现实中;还有其他方面的材料。

于是想到“蓦然回首”来自课本中,是一首词,那么,还有哪些课本中的诗词能写“蓦然”呢?

于是回忆课文中的古典诗词,写下了如下几句:①落日楼头,断鸿声里(辛弃疾);②满地黄花堆积(李清照);③小楼昨夜又东风(李煜);④一樽还酹江月(苏轼);⑤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韦庄);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

这些句子,与“蓦然”有关吗?——当然,如李煜,在“又东风”的春夜,在“月明中”,蓦然回想自己过去的帝王生活(故国、雕栏玉砌、朱颜)不再,只沦为臣虏,被人软禁,受尽欺凌,蓦然回首,心中充满着亡国丧妻之恨;蓦然醒悟,这样的生活怎能继续下去。

再如苏轼,在赤鼻矶,面对壮阔奔腾的长江,面对如画的江山,蓦然回想据说当年发生于此地的赤壁大战,回想功成名就、娇妻相伴,雄姿英发的周瑜,对比自己,蓦然回首,不禁对自己伤感不已。

当然,其他语句一样可以分析得出与“蓦然”相关的结论来。可见,课本是我们十分重要的写作素材来源,何况,来自课本的素材既有诗意,又让教师觉得学生是认真上课背书了的,自然有亲切感,是十分重要的写作素材。

除上述两大素材来源外,这次写的“蓦然”能否就从试卷上寻找到呢?完全可以。一位有经验的教师自拟试题,特别是原创题,他所选取的材料无论有意无意,必然会一脉贯串,且常与作文方向一致。(当然,不动脑筋随意拼凑的试卷除外。)这次的两篇现代文阅读材料,一篇是《山水之乐与古代旅游文化》,另一篇是《林庚:喧嚣时代的引退者》,实际上正可以作为“蓦然”的写作材料。

我当时写下的是:喧嚣时代,需要淡泊宁静。如林庚,淡泊名利;如古文人,寄情山水。这是不是上面两篇文章的作者对我们的启示?当然是;而且,他们都是对时代的深刻反思之后,蓦然回首,发现真正的人生价值不在于功名利禄,而在于保全自己的天性。那么,这两篇文章的素材乃至观点,完全可以作为本次写作的材料。

拉拉杂杂说一堆,目的其实很简单:教学生学会寻找素材并记录下来。结论是:素材来自眼前(来自自己、他人或自然),来自课本,有时候,也来自试卷。

而对上述三种材料进行分别的处理,从结构上看,都可写成并列式结构,使文章形式清楚明白。内容上,有具体的材料和切实分析或感受,便能具体、充实而生动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或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从阅读者来说,会留下自然、真切、轻巧的感受。而我们也能“蓦然”发现,写作素材其实就在身边在眼前,并不需要去回顾儿时的故事或随意编造、胡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