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大彻大悟看透人性句子(8首被认为大彻大悟、看透人世沧桑的诗)

2024-12-04 09:30:02

《西江月·中秋和子由》——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赏析: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

此词是其在官场被贬的第二个中秋节所作,他借中秋之景,感慨时光易逝、容颜老去,自己壮志难酬,又遭群小当道,无法得到朝廷重用

内心充满了孤寂落寞和不被理解的苦痛凄凉,抒发了对世态炎凉的悲愤以及念怀亲人的情思,也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赏析:鲍照出身寒微,仕途坎坷,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

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空有才华却难以施展,虽对社会的黑暗和人间的不平深感愤恨,却只能借酒消愁,忍气吞声,不敢言语

此诗深刻地反映了他内心的无奈与悲愤,以及对不合理社会制度的批判。

《不寝》——杜牧

到晓不成梦,思量堪白头。

多无百年命,长有万般愁。

世路应难尽,营生卒未休。

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

赏析:杜牧身处晚唐,党争激烈,他一心报国,却因陷入党争而踏上漫长的贬谪之路

此诗是他失眠后所作,诗人感慨人生短暂,却长时间在万般愁苦中度过,为了生活和名利奔波不休

最终认识到名利才是自身最大的仇人,表达了他对追逐名利的厌倦以及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解析:李白才华横溢,却怀才不遇,其理想与黑暗的朝廷产生了尖锐的矛盾。

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时,他感怀万千,既抒发了对时光流逝、人生烦忧的感慨,又表达了对自己才能的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最终,他在苦闷中想要寻求解脱,打算明朝散发归隐,体现了他不愿屈服于现实的豪放与洒脱。

《送别》——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解析:李叔同身处近代社会变革时期,他经历了种种世事变迁

这首诗通过描写具体的离别场景,将友人分别的不舍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相融合,从“知交半零落”可看出人生聚散无常,知心朋友大多各奔东西

表达了对人生离合的无奈和对友情的珍视。

《残花》——佚名

花开花落花无悔,缘来缘去缘如水。

花谢为花开,花飞为花悲。

花悲为花泪,花泪为花碎。

花舞花落泪,花哭花瓣飞。

花开为谁谢,花谢为谁悲。

赏析:作者虽佚名,但从诗中可看出其多愁善

诗人以残花为意象,描绘了花开花落、缘来缘去的自然现象,表达了对光阴易逝、青春不再的哀愁,以及对缘分聚散的坦然接受

体现了一种对自然规律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劝慰人们要放宽心胸,不必过于执着。

《和子由渑池怀旧》——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赏析:苏轼与弟弟苏辙感情深厚,此诗是他在与苏辙分别后所作。

当时苏轼已对人生的不确定性有了深刻的思考,他以雪泥鸿爪比喻人生,感慨人生的无常与偶然,过去的经历虽已消逝,但却成为了人生的宝贵财富

体现了他在历经世事之后的豁达与超脱,以及对人生的理性认知。

《花下酌酒歌》——唐寅

九十春光一掷梭,花前酌酒唱高歌。

枝上花开能几日,世上人生能几何。

好花难种不长开,少年易过不重来。

人生不向花前醉,花笑人生也是呆。

赏析:唐寅才华出众,却一生坎坷,愤世嫉俗的性格使其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格格不入,最终贫困潦倒而死

他在诗中借花开花落,感叹人生短促,世事难料,劝人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及时行乐

表达了他对人生的通透看法和对现实的无奈与抗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