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撒哈拉威人是黑人吗(三毛笔下的"撒哈拉威人"是个从骄傲中走出奴性的民族)

2024-09-16 09:00:02

撒哈拉——荒芜的沙漠、神奇的绿洲、无尽的风沙、孤独的驼队、遍地的枯骨。自从初中地理课上认识这个名字后对它的印象就像照片一样定格在了脑海中。即使成年后接触到许多关于它的故事、传说甚至特意了解了它的历史,但无论如何都无法将任何信息粘贴在这具“风干的骨架”上。

直到我遇到了“三毛”,遇到了《撒哈拉的故事》,三毛的语言是最本真、最洒脱,最纯洁的,每一个文字就是一个细胞,每一个细胞都可以生成一片血肉、器官,牢牢的和“风干的骨架”融合,最终在我脑中形成一个有血有肉的“撒哈拉威人”。


西属撒哈拉有丰富的磷酸盐和铁矿资源,属于西班牙殖民地,但1976年被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分别占


“后来,一大群撒哈拉威人偷袭了营房,把沙漠军团全营的人,一夜之间在睡梦里杀光了。统统用刀子杀光了。

三毛和丈夫荷西在1973年定居西属撒哈拉,这里有丰富的磷酸盐和铁矿资源,当时仍属于西班牙殖民地,但1976年被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分别占领,最后被摩洛哥完全占领。

上面引用的文字是发生在1959的一天,在一片绿洲上,撒哈拉威人和沙漠军团为了生存、争夺水源发生了冲突。这是西班牙宣布西撒哈拉为海外省的后一年,是在西班牙占领西撒哈拉25年后发生的一起惨案。可想而知,在这片资源极度缺乏、人口尚未开化的蛮荒之地西班牙的占领绝对不是一帆风顺的。就像毛主席说的:“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作为外来者的西班牙人终究还是灰头土脸的被撵走了,“撒哈拉威人”骨子里是一批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人,不甘于被人奴役、驱使。


在一片绿洲上,撒哈拉威人和沙漠军团为了生存、争夺水源发生了冲突。


荷西跟我一直想替哑奴找获得自由的方法,可是完全不得要领,都说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们不知道,如果替他争取到了自由,又要怎么负担他,万一我们走了,他又怎么办。

三毛这片《哑奴》是最吸引我的一片文章,在整个阅读中与三毛一起义愤填膺的痛斥奴隶制度,为哑奴能遇到三毛而感到庆幸,看着他与三毛能无隔阂的真诚沟通而欣喜异常,最后也为他不能摆脱最终命运而叹息摇头。

三毛在文中提到政府明知道当地人中仍然存在奴隶制度,但是因为考虑到统治利益,便放弃了与本地地主势力斗争而默许了这一行为。看完这篇文章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上网查看了相关资料,发现近些年来许多纪实记者仍报道出西撒哈拉存在奴隶制现象。即使政府宣称反对奴隶制,但他们没有能力结束几百年来养成的制度体系,也没有实际力量来敦促各部落和地主阶级释放奴隶,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给奴隶提供平等、公平的社会环境。“撒哈拉威人”思想上仍然是未开化状态,急需要进行精神革命。


政府明知道当地人中仍然存在奴隶制度,但是因为考虑到统治利益,便放弃了与本地地主势力斗争而默许了这一行


当然,骆驼没有冰进来,但是拉布妈妈的脸崩了快一个月。她只对我说过一句话:“你拒绝了我,上海了我的骄傲。”

每一个撒哈拉威人都是很骄傲的,我不敢常常伤害他们,也不敢不出借东西。

《芳邻》是三毛在本书中写作手法最夸张,但最不令人愉悦的一篇文章。她将被邻居无休止的骚扰轻描淡写的勾勒出来后以一颗平常心讲述了这诸多的情节,让我活灵活现的解除到了一群不拿自己当外人的“芳邻”。中国人讲究:“勿以善小而不为”,三毛一直秉承这一思想。西方人提倡:“自由平等,乐于帮扶”荷西是个典型例子。这本都是极好的事情,必定会换来“邻里融洽,一团和气”。但遇上“撒哈拉威”人的“理所应当,不知感激”的风俗习惯和这可笑的骄傲,我看到最后也只能陪着三毛苦笑了。“撒哈拉威人”是一群小家奴役思想根深蒂固的践行者,他们以自身行动完美诠释“非洲阿Q精神”。撒哈拉威人是一群自尊自负、爱贪小便宜的“小人”,这些小人物组成的国家决计不会形成良好的大风气。


非洲阿Q精神


“撒哈拉威人”撒哈拉沙漠西北部的原住民,曾经拥有者无比的骄傲和斗争精神,但依然没有抵挡住枪炮子弹的侵略,眷恋着祖先曾经的辉煌、抱守着本该遗弃的“糟糠”、一路堕落并迷失了下来。最终,他们成为了顺民,成为了西班牙人的朋友,甚至某些人与总督成为亲密好友、在杯觥交错、肉香四溢的气氛中达成某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默契协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