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鞠义真实历史怎么死的(袁绍麾下第一猛将鞠义,到底是怎么死的?)

2024-07-09 07:30:02

鞠义是袁绍麾下第一猛将,却落得惨淡收场,令人扼腕叹息。

鞠义到底有多猛?

鞠义确实很猛,通过两场关键的战役,打击和摧垮了雄踞北方的诸侯公孙瓒,为袁绍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第一场:界桥之战。

此战发生于公元191年冬季,公孙瓒借口弟弟公孙越被杀,发动了对袁绍军的猛烈进攻。在公孙瓒凌厉的攻势下,冀州许多郡县纷纷投降,于是公孙瓒任命严纲为冀州州牧,田楷为青州州牧,单经为兖州州牧,并配置了郡守县令。

公孙瓒的行为让袁绍异常紧张,于是决定亲自上阵挽回败局。

双方在界桥相遇,摆开阵势,准备一举消灭对方。

公孙瓒以两万步兵,排列成方阵,左、右两翼各自配备骑兵五千多人。

麹义率领八百精锐士卒作为先锋在前面,同时以千名强弩士卒掩护,而袁绍则亲自率领数万士卒埋伏在后面。

公孙瓒不明就里,以为袁绍兵少,于是下令骑兵发起冲锋,企图冲垮对方阵营。

麹义的精锐士卒俯伏在盾牌下,等到公孙瓒骑兵冲到只有几十步的地方,一齐跳跃而起,挥刀砍杀过去,就在这个时候,弩箭齐发,射向对方骑兵。

公孙瓒的骑兵猛然遭受打击,陷入一片混乱,骑兵不顾一切向后退,进而践踏后面的步兵。

袁绍见状,立即帅全军压上,而鞠义军则越战越勇,临阵斩杀了冀州刺史严纲,砍杀了甲首千余人。

界桥之战虽然没有全歼公孙瓒军,却遏制住了公孙瓒南下的势头,稳定住了局势,为后续击败对方打好了基础。

此战展现出鞠义勇猛无畏的精神,正是在他的带领下,激发了全军战斗意志,特别是在面对骑兵的冲击之下,敢打敢拼,为取得界桥战役胜利奠定了基础。

第二场:鲍丘之战。

公元193年,鞠义联合乌桓、鲜卑以及刘虞之子刘和,总计十余万,在鲍丘发动对公孙瓒的大决战。此战大败公孙瓒,斩首两万余人,歼灭了公孙瓒的精锐士卒,摧毁了公孙瓒争霸天下的信心。

此战之后,公孙瓒回到幽州,退回易京,修筑百座高楼,再也不敢出来,一直到灭亡。

不管是界桥之战还是鲍丘之战,鞠义均参与并且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是他的参与才加速了公孙瓒的灭亡,也促使袁绍以极快的速度发展起来。

因此,袁绍统一北方,鞠义功不可没,这也是他居功自傲的本钱吧。

鞠义是怎么死的?袁绍为何要杀他?

据《后汉书•袁绍传》记载:

曲义自恃有功,骄纵不轨,绍召杀之,而并其众。

从这个记载可以看出,鞠义是被袁绍所杀,原因就是自持有功,骄纵不轨,因此袁绍就把他杀了,而且还兼并了他的部下。对于那些不愿意归顺的部下,当然是派人斩尽杀绝。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先看《三国志•吕布传》记载:

布有良马曰赤兔。常与其亲近成廉、魏越等陷锋突陈,遂破燕军。而求益兵众,将士钞掠,绍患忌之。布觉其意,从绍求去。绍恐还为己害,遣壮士夜掩杀布,不获。事露,布走河内,与张杨合。绍令众追之,皆畏布,莫敢逼近者。

仔细地看看吕布传的记载和鞠义的记载是不是有几分相似?鞠义被杀的有两个点:

一个点:自持有功。吕布也是一样,在数次击破张燕军之后,就向袁绍要求更多的兵员补充,或者说要求增加兵员。

从这个方面又可以看出一个问题:袁绍认为吕布或者鞠义居功自傲,在他看来,你认为有功劳就可以向我提要求?对于袁绍来说,这个不对,原因很简单,无论是鞠义还是吕布,他们都不是自己的忠实部下。

鞠义只是盟友关系,而吕布反复无常,追随的时间不长,很难知道是否忠心。在这个时候,自持有功,要求这个东西,要求那个东西,因此被认为有不轨的行为。

还有一点:骄纵。鞠义是骄纵,原因就是仗着自己有功,至于如何骄纵,没有提。

吕布骄纵的方式是将士钞掠,也许是以前抢习惯了,也许是袁绍给的赏赐太少,反正就是在强抢东西。

这对于袁绍来说不能容忍,冀州是袁绍的地盘,即使在幽州,对于袁绍来说即将是自己的地盘,就像自己的家一样,怎么能够随便破坏呢?随便抢劫,必然损坏他人的利益,而且损坏了自己的名声,袁绍志在天下,又不是只打算做土匪,因此袁绍不能容忍,对吕布“患”且“忌”。

鞠义和吕布犯的是同一个问题,而袁绍采取的措施也很简单粗暴,那就是“召杀之”。派人把他叫过来,然后杀掉,对其部下进行了吞并。

吕布在知道袁绍对他“患”且“忌”后,就主动逃走,毕竟鞠义的前车之鉴在那里。

从对鞠义之死可以看出袁绍对骄横大将采取的方式就是一杀了之,方式过于简单粗暴,看起来是文明人,做的却不是文明事情,导致一个很严重的后就就是无法留住大才之人,这个和曹操驾驭部下的方式有着很大区别。

比如,曹操对待臧霸这样的非嫡系的大将,就是采取封赏加羁绊的方式收服,从而让臧霸对曹魏忠心耿耿。

在对待青州兵上也是如此,一方面容忍他们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另外一方面又给予他们更多的封赏,以确保他们既能够为曹魏出力,又能够确保一定的忠心。

当曹魏稳定之后,曹操和曹丕才慢慢地着手解决臧霸和青州兵的问题,不至于出现什么乱子,又确保他们能够为曹魏的建立和巩固建功立业。

一杀了之从来不是一个明智的君主驾驭部下的良法,只能一时震慑不孝之徒,可是长远来说伤害了其他人的心。比如张郃和高览就在关键时刻唯恐被怪罪而投降曹操,导致袁绍军彻底溃败。

由此可见,从鞠义之死可以看出袁绍用人方面的严重缺陷,骄兵悍将自古以来就有,只有驾驭得当,就是一把征战四方的利剑。

这就是要看拥有这把剑的该如何运用,如果在袁绍这样的人手里,必然是弃如敝履;如果是在曹操这样的人手里,必然是一把开疆扩土的宝剑。

可惜了鞠义,这样一员猛将还没有真正建功立业,就死在自己人的手里,真的太可惜了。

相关推荐